油价调整最新消息:预计五连涨,上调167元/吨!
时间:2018-05-18 11:08:05
来源:
油价调整时间:5月25日24时(下周五晚上12点)
目前本轮油价已经统计了4个工作日,还剩下6个工作日的统计时间,现在预计上调油价167元/吨(远超50元/吨的上调红线),按升计算预计上涨0.12元/升-0.14元/升
最近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推升了本次油价上调幅度,最近4个工作日预期上调幅度在不断的提高,由最先的预期上调124元/吨到现在的预期上调167元/吨。
特别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中东地区国际局势更加不稳定,巴以冲突等更是推高最近的国际油价,本轮油价上涨幅度可能会再次扩大!
油价可能“五连涨”
2018年我国周期性油价已经是“四连涨”的情况,如果本次油价继续上涨,将出现“五连涨”的情况
近期周期性油价调整情况
近期国际原油呈现出一轮火热的上涨行情,美原油突破70美元/桶压力线,并成功站稳70美元上方,布伦特更是涨至78美元/桶上方,近期有望再次冲击80美元/桶大关。更多油品资讯油品信息调油技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油品圈。这一波火热行业的主要助推因素多来自于中东地缘政治冲突,伊朗核协议问题,中美“贸易战”等,为何中东、美国地区的消息会对原油价格走势产生极强影响?
我们共同认知的是,不论是石油行业的初发展阶段,还是原油供需面,中东及美国都占有极大的影响力。从原油定价体系发展历程来看,原油定价经历了英美及跨国公司主导→OPEC主导→美国主导及多方协调影响的阶段。但不论从哪个阶段来看,影响油价变动的基础因素则是供需。
小编整理了最新的国际机构或组织公布的数据,发现OPEC国家和美国原油在全球原油供应格局上占比极高,其中沙特及美国原油供应量都占到全球约13%的份额,OPEC整体供应量更是占比超过40%。这就是为何OPEC只要有限产或者减产动作,国际原油都将对应一波上行趋势,而美国钻井数量一旦不停攀升,则原油则会获得下行压力。
我们再从全球需求分布层面分析,根据OPEC最新报告数据显示,美国原油需求占全球总需求量近21%,第二大需求个体——中国的原油需求占总量为13%,欧洲地区和中东地区原油需求量则为15%和8%左右。因此这几个地区只要出现需求波动或者出现战乱影响需求层面,则将会直接影响到原油价格走势的变化。投资者在操作的时候也会更加关注这几个地区的消息。
原油存上涨动力 但仍需警惕“黑天鹅”
纵观目前国际市场上,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动向牵动投资者的心弦,从中长期来看,如果美国陆续推出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政策,则势必有望打压伊朗原油产量及出口量,从而推高原油价格走势。但本次美国单方面的行动并未得到其它盟国的支持,预计美国对伊朗单方面的制裁或无法助推原油价格出现10美元以上的涨幅。
而OPEC最新月报数据出炉,数据显示出OPEC继续维持限产协议的决心较为强烈,目前OPEC原油产量远低于限产值57万桶/天。与此同时,全球原油库存正在持续下降,市场供需再平衡的局面进一步趋于明朗。因此单纯从供需面来看,中长线原油价格上涨存在较强的动力,美布两油再次跌回70美元/桶下方的概率是极小的。
但仍需留意的是,伊朗若被压制原油产量或出口量,或将引发其它产油国对其份额的争夺,从而引发OPEC内部各国之间的冲突,这也使6月份OPEC的会议结果变得不确定,使产油国之间努力维持的“限产”关系变得脆弱,更使产油国达成进一步“减产”协议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另外,EIA公布的月度产量报告显示,预计美国5月份页岩油产量将上涨至703万桶/日, 6月页岩油产量或将同比增加178至718万桶/日。而美国钻井数量目前已经在不断刷新2015年3月中旬以来的新高。美国近期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官员言论也都有助推美元反弹的可能性。
多重利空消息开始逐步浮现,近期原油价格的上涨力度减弱。从技术面来看,美布两油价差超过7美元/桶,原油上探压力已越来越大,投资者获利回吐心态加强,小编认为近期保守观望的操作心态或将主导油价走势,原油短期内涨势稍歇。6月份需要留意中东及美国方面会否出现“黑天鹅”事件打压油价走势。
未来油价并不是百分之百会上涨,但整体上看,原油的确处于一个稳定上涨的趋势之中,那么在这样一个格局下,如果原油价格真的形成了一个上涨的走势,那对于哪些行情会有较大的影响呢?
首当其冲的必然是石油公司,尤其是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性石油公司;其次是以原油为原料的炼化及聚酯产业链企业;最后是有成本优势的煤化工龙头公司;油商之家,办理成品油执照及危化证的专家。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表示,尽管国家并未对外公布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挂靠油种的细节,但通过数据检验,中国定价机制挂靠油种的综合价格水平要高于实际进口原油价格水平。
“因此,从狭义而言,原油价格越高,实际上对国内具有垄断地位的炼油企业越有好处,因为定价机制的存在将可顺利向下转嫁成本。而对一体化企业来说,国际油价上升也意味着上游勘探环节盈利能力的增强。”张永浩说。
那么对没有上游勘探环节的纯炼化企业来说,又如何判断其利润得失呢?
在财通化工研究员虞小波看来,炼化企业要实现高盈利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较低的油价。目前阶段60-80的油价区间下炼化企业能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二是GDP和油价没有剧烈波动。
“炼化企业是以原油为原料,生产成品油、芳烃、烯烃等化工品的企业。从成本端看,原油是炼化企业的主要成本;从销售端看,受油价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化工品需求会出现波动。以上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炼化企业的利润。此外,成品油定价机制、炼油规模和化工品加工复杂程度也会影响炼化利润。”虞小波说。
近年来,为降低综合成本,获得全产业链利润,国内龙头企业已逐步向上游布局产业链一体化。其中,荣盛、桐昆、恒逸、恒力向上游PX延伸,新凤鸣则向PTA延伸。业内认为,一体化企业将获得完整的产业链利润,减少上下游之间的利润博弈影响,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
不过,相对于炼化一体化企业而言,中国一些独立炼厂的抗风险能力就要弱很多,因为无法做到利用上游勘探环节缓解成本压力的同时利用产业链纵深优势进一步转嫁风险攫取利润。
张永浩表示,高油价将令正处于装置结构转型关键期的地炼企业面临更大的现金流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炼油行业并不具备充分竞争的市场化土壤,独立炼厂的原油获取及产品销售均在国家政策的定向调控之下,这使地炼企业的生存难度进一步增加。更最后,油价上涨还会长期利好国内有成本优势的煤化工龙头公司。业内预计2018年油价中枢将维持在70美元/桶以上。以此为参考,我国当前煤价下的煤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经济性,成本优势显著。
当然,高油价也并非有利无弊。张永浩认为,油价过快攀升会导致中国获取原油的成本上升,这不仅是原油本身的价格问题,而且原油过境成本也将增加,这是中国的原油高对外依存度决定的。
事实上,世界主要产油国家在面对不同需求表现的石油需求区域会做出不同的价格调整来攫取最大利润。这从近期中东国家调整对亚欧美地区的原油售价案例即可见一斑。
海外消息显示,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近日上调6月份在美国和亚洲市场的原油销售价格,同时下调了欧洲市场的原油销售价格。沙特阿美将6月份在美国和亚洲市场的轻质原油官方价格分别上调0.7美元/桶和0.1美元/桶。同时沙特阿美公司将西北欧和地中海地区的轻质原油销售价格分别下调了1.25美元/桶和0.8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