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客服部

0427-2301319

0427-2393399

二维码

回顶部

全球原油贸易形成供应多极化、需求中心化新格局

时间:2018-05-07 15:25:33 来源:

中美两国石油进出口的巨大变化改变了全球石油贸易格局,形成了供应多极化、需求中心化的原油贸易新格局。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以及出口禁令的解除,使得北美地区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原油输出地,再加上中东、非洲、南美、里海等地,全球原油供应格局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相反,欧美地区经济增速保持偏低水平,加上欧洲地区炼厂数量呈现下滑态势,欧美地区原油需求增量明显减弱,进而导致欧美地区原油进口量与此前相比明显减弱。

而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大型民营炼化基地的投产,中国原油的需求还将显著增加。而且,印度原油需求随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出现快速增长,全球原油需求愈发集中于亚太地区。

据船期在线数据显示,当前全球海运市场共有742艘超大型油轮,绝大部分集中在“中东—东亚”航线之上。由此也可以看出,亚太市场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全球原油贸易重心东移的同时,未来或许还将有一大特点逐步显现。从全球炼厂层次来看,欧美深加工能力领先全球,亚太地区复杂程度则相对偏低。因此,在原料选择方面,将各有侧重。以美国为例,尽管近年来美国原油进口量逐步下滑,但该国对于沙特、加拿大以及墨西哥三地的重质原油的需求在增长。美国本土自产的页岩油属于轻质低硫原油,未来将用于大量出口,而出口目的地则指向中国市场。

2018年1月,中国进口原油中轻质原油占比达到61%,中质原油占比31%,重质原油所占比重不足8%。按含硫量来看,低硫、含硫和高硫原油占比大体相当,低硫原油相对偏高,接近40%。所以,从进口原油品质结构来看,目前中国更倾向于进口轻质低硫原油。

随着美国进一步扩大轻质原油出口,全球轻质油市场将会进入相对过剩状态,中东、北美、非洲及欧洲等地的产油国将着力拓宽亚太市场,届时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轻质原油的集散地,尤其是中国,而欧美地区则将增加重质原油的采购。所以,未来全球原油贸易流向中还将呈现“轻油东进、重油西去”的特点。

此外,随着亚太市场地位的逐步凸显,中国原油期货将逐步成为区域定价基准,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